拆迁和房产纠纷该如何处理才对?

一、拆迁和房产纠纷该如何处理才对?
1、行政裁决
被拆迁人和被拆迁人、被拆迁人和承租人不能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时,由房屋拆迁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裁决。
2、民事仲裁或民事诉讼.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订立后,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协议的约定的搬迁期内拒绝搬迁的,拆迁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被拆迁人有权申请先行执行。
3、执行程序
被拆迁人因拆迁纠纷而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但是,行政诉讼也有一个前置条件,就是在作出行政裁决后,如果不满意,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如果不满意,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4、统一赔偿裁定
是指补偿标准发生争议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进行协调;该制度是国家为了减少和解决土地征收纠纷所采取的一种制度。
二、房屋拆迁补偿协议签字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要看签订协议的人是不是合法的,签订协议的人必须是有法人资格的人,不然的话,合同就有无法履行的风险。比如拆迁指挥部,拆迁办,这些机构没有法人资格,拆迁完了直接撤掉,根本不可能找到,也就谈不上后续的执行了。
2、合同的主要条款要写清楚,很多被拆迁人第一次参与拆迁,对合同的细节没有任何的了解,所以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不清楚的问题,给以后的执行带来了麻烦。在拆迁协议中,最重要的一点是:
(1)补偿款的总额和每一项补偿款的具体细节,如果是出租厂房,那么每一项补偿款的具体细节就很重要了,因为这关系到双方以后在拆迁补偿款的分配。
(2)补偿费的支付时间和方式。
(3)安置区的面积和位置,以及土地的性质,因为地理位置决定了土地的价值,而土地的性质是住宅,是工业,还是商业,如果合同上没有明确的规定,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就会出现纠纷。
(4)在签订补充协议时,补偿协议的内容必须是合法的,且不能与原合同的条款相抵触,如对原合同有较大的变更,则应明确约定,以原合同中的条款为准。
拆迁纠纷可以通过行政裁决和行政诉讼来解决。在签订拆迁补偿协议的时候,要对协议的内容进行审查,包括补偿款的金额、补偿款的支付方式、支付时间、安置房的地理位置、房屋性质等,还要对协议的订立主体进行审查,被拆迁房屋的所有人需要与拆迁人签订协议。
三、拆迁有哪些补偿办法?
两种补偿方式相结合,这种补偿方式即为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
由于城市化进程等诸多客观因素,导致房价、地价虚高,从而产生了许多单靠货币补偿、产权置换无法解决的问题,于是出现了货币补偿、产权置换相结合的补偿方式。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有:货币补偿、房屋置换;这两种补偿方法联合使用。对被征收人的补偿主要包括:被征收人的房屋价值补偿,搬迁补偿和临时安置补偿,停产停业损失补偿,以及补助和奖励。对于被征收房屋的补偿,不能低于同类房地产的市场价。
房屋拆迁的补偿方式主要包括货币补偿和房屋置换两种。在拆迁的时候,主要采取的是产权置换补偿,你可以把你原来房子的大小换成任何一栋房子,如果你选择了更大的房子,超过的部分需要房屋所有人补足差价。
在房屋拆迁的程序性规定中,通常都需要决定实施拆迁的行政机关和实施拆迁行为的行政机关通过相关的审批手续取得拆迁许可证,只有取得了拆迁许可证,才算是合法的拆迁,如果是违法的拆迁,则行政相对人可以选择诉讼、行政复议等方式进行维权。
拆迁与房产纠纷如何处理要结合实际情况,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发生纠纷时,最好是签订书面的补偿协议。通过以上的文章内容,希望能给你一些答案,如果你还不明白,可以马上咨询专业律师在线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