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户口怎样申请建房?
农村户口怎样申请建房
一、农村户口如何申请建房?
申请农村住房的程序是这样的:
1、到村委申请;
2、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报告;
3、提交相关材料,如身份证明、注册理由等;
4、实地勘察;
5、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颁发宅基地使用权证书。
《土地管理法》第62条第3款、第4款
在农村,村民们要建造自己的房子,一定要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不能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而且要尽可能地利用原来的宅基地和村内的空闲地。在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时,要对宅基地进行统筹安排,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农村宅基地的,由乡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耕地的,应当按照本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程序办理。
二、农村房屋能否继承?
在我国,农村宅基地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但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可以使用宅基地建设住宅,所有农户只有宅基地的使用权,只有宅基地上的房屋才有所有权。因此,在人去世后,只能继承农村宅基地,而不能继承农村宅基地。
如果已经在城市生活,但仍然是农村户籍,那么在农村仍然可以继承父母的宅基地使用权。打个比方,父母在农村盖了房子,父母去世之后,他们只会继承房子,没有土地。
理由很简单,按照法律规定,宅基地所有权与使用权是分开的,所有权属于集体,使用权属于房主。所谓的继承,其实就是继承宅基地的使用权!即便是继承,也只会继承自己的房子。
三、什么是宅基地纠纷的解决途径?
1、第一步,谈判。
我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纠纷,由当事人通过协商解决。“法律规定,在宅基地上发生纠纷的时候,可以通过协商来解决。
2、第二种处理方式。
《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2款规定:”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该法还规定,侵犯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争议,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犯、赔偿损失。
3、再次是司法解决
《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第三款规定:“当事人如不服,可自接到处理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意味着,公民之间因土地使用权或所有权而产生的纠纷,只能根据《土地管理法》第16条、53条的规定,由相关的行政机关进行处理,如果对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没有证据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是,对于侵犯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利的行为,被侵权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无需经过行政机关的审理。
4、最后,土地纠纷也能通过人民调解的方式得到解决.
人民调解指的是在调解委员会(包括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的主持下,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法规、政策和社会公德,对民间纠纷当事人展开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进纠纷当事人互相谅解,平等协商,从而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纠纷的一种群众自治活动。
总之,宅基地纠纷在农村较为常见,村委会作为农村基层管理组织,具有对宅基地纠纷进行处理的权力。村委会在处理宅基地纠纷时,要坚持依法保护宅基地,房屋随宅基地一起转让,尊重历史,有利于生产等原则。调解时,应先判定宅基地纠纷属于哪一类,超出职权范围时,可提请上级行政机关处理。
一般认为,农村宅基地申请应向村委会申请;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报告;提供有关身份和登记理由的材料,并对现场进行勘察;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符合规定的,颁发宅基地使用权证书。关于农村户口如何申请宅基地建房这个问题,看完以上内容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请马上咨询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