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家庭因宅基地发生纠纷如何处理?
两个家庭因宅基地发生纠纷如何处理?
一、两个家庭的宅基地地发生纠纷该如何处理?
有协商,有调解,有仲裁,也有诉讼。
(1)交涉。因宅基地纠纷引起的纠纷,双方可以协商解决;
(2)调停。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可以通过调解得到解决;
(3)仲裁。当事人不愿意协商、调解或协商不成时,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起诉.根据争议的内容,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土地纠纷需要什么证据才能起诉?
1、对被征用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情况的证明;
2、地面附着物物证;
3、土地征用前三年平均年均产值;
4、依法申报土地征用的证明材料;
5、土地征用计划;
6、土地征收计划公告的照片和证明公告;
7、土地征用补偿与安置计划;
8、关于土地征用补偿与安置的公告;
9、由国土资源部核发的建设用地批准书.
10、有关证据,如已达成的书面协议。
三、起诉后多长时间开庭?
一般情况下,原告在法院立案庭办理案件,缴纳相关费用后,法院会发给你一个案号。一般情况下,立案庭都会在五天内把案件发到各个业务部门的法官手里。
一般情况下,案件交到员额法官手里,首先要做的就是登记。一般员额法官在接到案件后,要求法官助理或书记员在三天内送达应诉文件。因为被告的送达具有不确定性,所以通常情况下,都是先向被告送达,等到被告确认送达后,再通知原告。这样可以有效地确定开庭时间,避免出现原告送达了被告却没有送达的情况。
四、宅基地纠纷开庭后多长时间能得到判决?
向被告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后,法院自受理之日起,以普通程序六个月为期限,以简易程序三个月为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149条
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应当在立案后半年内审理完毕。因特殊原因需延期者,可延期半年,报本院院长批准;需要延长期限的,应当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对案件进行简易程序审理,并在三个月内审理。
五、对宅基地纠纷不服一审判决,可否提起上诉?
如果当事人不服气,可以向房屋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第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自裁定书发出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一规定非常方便人民法院调查、勘验和收集证据,对案件作出正确的处理,也方便人民法院在当事人不履行判决、裁定所确定的义务时,对当事人强制执行。
六、上诉后重新判决的机率是多少?
如果没有新的证据,上诉的可能性很小。二次判决改判情形:
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原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法规方面存在错误时,应当依法对其作出改判、撤消或变更;
3、原判决对基本事实不清楚,证据不充分的,应当发回原人民法院重审,或者在查明事实后作出改判;
4、原审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审判决,发回原人民法院重审。
七、上诉多长时间才能有结果?
案件受理后,应于立案后三个月内作出判决,因特殊情况需要延期者,须经院长批准。
本法院第二次裁定为最终裁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对上诉案进行审理。对当事人提出的新证据、新证据、新理由等,合议庭认为无需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如果上诉人在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前申请撤诉,则由第二审人民法院决定是否准许。
宅基地纠纷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只要符合立案条件,法院就会受理,一般适用简易程序的3个月就能审理完毕,遇到特殊情况还可以延长判决的时间。如果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或者是两个家庭之间的土地发生纠纷的话,可以及时的咨询专业的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