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认定违建强拆怎么处理
被认定违建强拆怎么处理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征地拆迁也日益增多。在这个过程中,在处理被征收人的房屋时,往往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其中,将合法房屋认定为违法建筑并强制拆除的情况时有发生,给被征收人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损失,那么被认定违建强拆怎么处理呢?
对于这种情况,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了一系列程序和措施来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根据《行政强制法》的规定,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强制拆除的,应当由行政机关予以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拆除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拆除。
在某个拆迁案例中,街道办事处在未履行任何前置程序的情况下,便将被征收人的房屋给直接拆除,显然对本征收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重大侵害。因此,在实践征收中,一旦遇到相关部门在未签订补偿安置协议的情况,将自己的房屋认定为违法建筑且强制拆除了,被征收人应当及时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包括强拆现场的照片、录像、强拆后的房屋现状照片、录像等,然后尽快拨打110报警并咨询专业律师。被征收人应当根据律师的建议和指导,通过法律途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被征收人可以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投诉举报,要求对违法强拆行为进行查处并给予合理补偿,还可以向上级政府或相关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被征收人一定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了解,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