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户在房屋被拆迁之前,到底应该做些什么?

导读:拆迁户在房屋被拆迁之前,应该做好如下几件事:1、了解拆迁项目的背景。2、吃透各项拆迁安置补偿的政策。3、进行自我体检,消除法律隐患。4、扩宽信息渠道。

如今,房屋不是正在被拆迁,就是在将被拆迁的途中。而一旦涉及到拆迁,就是一家人的身家财产面临着被“瓜分”。

古人讲:未雨绸缪,就是在即将发生的事情面前做好万全准备,以备不时之需,这也是现今讲的风险意识。面对拆迁,你也只有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能在拆迁中获得更高的利益,保全自己原有房屋的价值。

拆迁户在房屋被拆迁之前,应该做好如下几件事:

  1. 了解拆迁项目的背景

主要包括拆迁项目的性质:是属于集体土地上的拆迁,还是国有土地上的拆迁?拆迁的主体是谁?项目的规划内容是什么?拆迁的期限,拆迁的规模、是否和公共利益相关联?拆迁的补偿总额是多少?

以上内容都是在拆迁征收时容易让拆迁证收方钻“法律空子”的地方。

拆迁征收方往往会混淆主体,模糊事实等,以达到以最快的速度、最低补偿拆迁的目的,而这也是拆迁户维权争理的点。拆迁户在拆迁开始前就该足够熟悉和了解这些内容。

2吃透各项拆迁安置补偿的政策

虽然拆迁方所制定的各项补偿政策的标准都普遍偏低,在我们确定补偿要求的时候仅有参考价值,但是还是要对具体的政策进行细细的研读。因为只有在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才能质疑其中政策的不合理、不合法之处。

在拆迁过程中,经常遇到补偿项目缺项漏项的情况,比如面对公摊面积的缺省遗漏,对院落面积的忽略等,这些都直接损害被拆迁户、被征收方的合法利益。

3进行自我体检,消除法律隐患

拆迁征收房屋一般会涉及到各种有关证件,一旦有遗缺或者手续不全的证件,会很快被定义为“违建”,补偿自然落空,这也是政府惯常的伎俩。

所以,在拆迁征收前,一定要保证自己房屋证件齐全,手续完备。

(1)在国有土地上:按照我国土地及房产管理法律、法规规定,土地使用权证、土地规划证、城市建筑规划许可证三证齐全才可以办理房屋产权证,成为完全合法的建筑。

这是拆迁户在拆迁前必须要解决的证件、手续问题。

(2)在集体土地上:我国2008年1月1日城乡规划法实施以来,在自家宅基地上建房子,也要经过政府部门的审批并按照规划建造,才属于合法建筑。

这里面因各地方的政策不同,审批程序也有一定差异。

  • 扩宽信息渠道储备法律知识

专业人员在拆迁中,要有意识地建立信息渠道,做到随时能够了解拆迁进展的相关信息,包括拆迁方的信息和其他被拆迁方的信息。有了准确的情报才能进行决策,知己知彼才能胜券在握。

所以听到要拆迁开始的信息后,就要考虑怎么建立信息来源渠道,切勿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自己错失获得有利补偿的良机。且要通过多方位的信息渠道表达自己的合理需求,充分发挥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一旦有了拆迁消息,就要开始对自己的房屋进行预算和评估,然后准备好谈判方案和应急预案。

从法律层面来看,一旦与拆迁方正面接触后,就要预防产生财产风险和人身风险,最主要的就是提前做好法律保护措施,防止被强制拆迁或者违法拆迁。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拆迁户在房屋被拆迁之前,到底应该做些什么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建议大家可以多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相关的法律知识,才能在遇到拆迁不公平时可以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本文内容还没有解决您遇到的问题,可以电话或者留言咨询专业的拆迁律师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